Search

【Vaccinated !】
 
今天依照政府的指示日期,在與第一劑間隔日程後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Vaccinated !】
 
今天依照政府的指示日期,在與第一劑間隔日程後,施打了第二劑疫苗。
 
COVID-19病毒的變異樣貌使得各地朋友陸續傳入相關資訊:歐洲的朋友說,他感染起初毫無症狀,卻在一個月後關節疼痛導致無法彈琴,經過多重診斷才發現原來是新冠惹的禍,還好只是暫時症狀。
 
今年四月,在看到CDC開放自費疫苗施打時,只覺得 #輪到我可以打就去打,想都沒想到底什麼牌子,先著手預約。
 
當時社會輿論的氛圍,普遍對疫苗有許多疑慮(當然不諱言現在可能也是),施打風氣不高。沒想到第一劑施打完沒多久,台灣疫情隨即爆發:各類群組,新聞媒體,長輩等等,已經幾乎整整兩個月,所有的訊息都繞著疫苗打轉。
 
大家對未知的事物都會感到懼怕,多多少少會有私心想得到自己認知中最好的疫苗。但是反過來看,任何事若沒有人踏出第一步,都無法取得任何進展;更何況歐美已有龐大的疫苗施打數據參考,如果跨出這一步能提升自己的保護力,也能防止家中長輩或孩童被傳染,何樂而不為。
 
至今我仍然為了我自己那時做了這個決定,感到安定。
(好,也有竊喜我承認)
 
施打AZ疫苗的過程,第一劑施打後約8小時開始輕微發燒,那時剛好已經晚上11點當日早早入睡。第二天一整天微燒但是不影響工作,第三天起,就僅剩下小小的關節痠痛等等,但都不是什麼太不舒服的症狀。今天剛剛打完第二劑,之後如有其他發現再與大家分享。
 
採取任何醫療預防性作為都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,當務之急應該是趕快結束這場疫情災難。自從三級疫情警戒捲席以來,焦躁,頹廢,末日感充斥人心,希望我們能早日透過疫苗接種達成集體免疫,回到正常的生活,如歐美許多重要藝文盛事:伊莉莎白大賽及音樂會等,也以防疫優先的方式恪守活動舉辦而延續文化傳承,令人敬佩!
 
防疫不是單一口號,打完疫苗後還是要以最高原則繼續防疫,期待很快能在音樂會及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中與您相見😘😘大家一起加油🥳🥳

#疫情 #疫苗 #第二劑疫苗 #自費疫苗 #台大 #嚴俊傑 #az #疫情再見 #不用再見


Tags:

About author
嚴俊傑自十三歲獲第三屆國際柴科夫斯基青少年音樂大賽第三獎起,便活躍於國內外樂壇,其演奏足跡遍及歐、亞、非、南北美洲世界五大洲;曾以獨奏家身份與多位指揮名家及著名樂團合作演出;如普雷特涅夫 (Mikhail Pletnev)、呂紹嘉、梅哲 (Henry Mazer)、麥爾 (Uri Meyer)、赫比希 (Günther Herbig)、舒馬富斯 (Gernot Schmalfuss)等指揮家;及俄國國家交響樂團 (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)、萊茵愛樂 (Staatsorchester Rheinische Philharmonie)、國家交響樂團 (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Taiwan)、臺北市立交響樂團、國立臺灣交響樂團、臺灣國家國樂團、中國青年交響樂團、祕魯國家交響樂團、巴拿馬國家交響樂團及羅馬尼亞愛樂等。 嚴俊傑以獨奏家身份受邀在世界各地舉行鋼琴獨奏會,演出曲目廣泛,曾於蕭邦音樂節巡演蕭邦全套二十七首練習曲,並於台灣首演柴科夫斯基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》;其演奏足跡曾履及紐約林肯中心,聖彼得堡愛樂大廳等;並參與各種不同型式的演出,除了頻繁的室內樂表演,如2015年於音樂會中演奏布拉姆斯全套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外,亦曾跨界與導演張艾嘉於上海世博合作演出,並與臺灣國家交響樂團(NSO)於NAXOS錄製陳其鋼的鋼琴協奏曲《二黃》。嚴俊傑也熱衷於慈善活動,2008年於巴拿馬舉行慈善獨奏會為巴拿馬殘障兒童募款圓夢,也於2010年參與萬海慈善音樂饗宴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度國慶演出。 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嚴俊傑,1999年贏得日本第四屆國際浜松鋼琴學院比賽冠軍,當時年僅十五歲的他獲日本報評譽為「台灣人的驕傲」;2004年初獲聖彼得堡普羅柯菲夫國際鋼琴大賽季軍,2004及2005年更連獲兩屆奇美文化藝術獎肯定;2008年,由環球唱片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獲第十九屆金曲獎「最佳古典演奏獎」。嚴俊傑出生於台北,幼年受教於陳美富和魏樂富教授,十五歲起於德國漢諾威音樂院隨柴科夫斯基大賽金牌得主Vladimir Krainev教授學習,2007年獲美國洛杉磯Colburn音樂院全額獎學金,師事美國名師John Perry。嚴俊傑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,並培育出多位優秀學子,在國際比賽榮獲佳績。
Classical Concert Pianist, Instagram: ycchoping
View all posts